胖二妹唠嗑

年的一天傍晚,一位名叫李丹花的水产店老板,正在等待17岁的儿子放学回家,可是左等右等,都没有儿子的身影,李丹花顿觉不安,因为最近她的店铺时常遭受到骚扰,家人也曾收到过威胁。

李丹花的直觉是准的。

这天放学,李丹花的长子被两个人骗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随后,他们对其进行了殴打,又捅了他6刀之后扔下一句话:“回去跟你妈说,以后不准她卖鱼了。”随之扬长而去。

接到儿子电话时,李丹花一家都懵了。他们医院抢救,那个时候,儿子浑身是血,奄奄一息。他虚弱的拉着李丹花,一边喊痛,一边不忘了劝妈妈:咱们家不要卖鱼了,好好活着。

李丹花泣不成声,她抱着儿子,不住的呼喊:妈妈再也不做了,妈妈去捡垃圾,捡破烂养你们,不做了……

但遗憾的是,儿子伤势过重,最终还是不幸身亡。

李丹花愤怒的去报警,然而,验尸结果都出来了,可是警方却迟迟不予立案。

李丹花绝望过后,关掉苦心经营多年的水产店,从此二十年再也没有碰过这一行。

儿子这条命,最后也只把那两名行凶者扯了进来,李丹花将行凶者告上法庭,一个打人的判了3年,一个杀人的因为赔了李丹花家20万,改为死缓。

而他们的背后指使者,却就此接手了李丹花的生意,并借此事迅速垄断了李丹花水产店所在的第二集贸市场,把原来的摊主全都赶到了外面。

多年后,再提起当年的旧事,李丹花依然愤恨:“他杀人命,不眨眼的。”

李丹花口中的他,就是盘踞海南昌江长达30年的黄家黄鸿发。

1,昌江黄家

《罚罪》这部剧中,昌武赵家在多重保护伞下欺行霸市、危害一方,而昌江黄家,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罚罪》中上来就被害死的水产店老板夏家,故事原型正是李丹花一家的遭遇。

但在这之前,黄家已经猖狂了很长时间了。

其实最早的时候,黄家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黄鸿发的父亲黄应祥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年轻时他曾担任昌江县建委建安组组长一职。

但坏,并不一定坏在官位,更多时候坏在品行。

从黄应祥开始,黄家品行就不算太好。当时黄应祥对自己的上级主任不满,为了出气,他纠集了一众家人对这名主任大打出手。

这样的种子,也很早就根植进黄应祥的孩子们身上。

黄鸿发排行老五,上面有四个哥哥。

老大黄鸿儒,从了政,在当地职务不低,老二老三,黄鸿金和黄鸿波,都曾在检察院工作,但老三早早在一场爆炸中身亡,凶手未知。

老四黄鸿明与老五黄鸿发,则一条道走到“黑”,干尽坏事。

年黄鸿发四哥就曾导致两人一死一伤,可由于父亲和哥哥的关系网庇佑,四哥毫发无损,在这以后,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家族在当地的能力,开始横行昌江。

此后数年,黄鸿发所带领的团伙越来越大,年起,他们开始涉足赌场,一口气就开了30多家,当然,他们也多少做了一些明面功夫,这些赌场从外部看都是典当行、仓库一类的门面,走进深处才会发现别有洞天。

黄鸿发靠赌场赚得了第一桶金之后,又靠这些钱,不断地投资在了矿产、房地产等十几个领域。

昌江一地,矿产资源丰富,这里还有着“亚洲第一富铁矿”的称号,九十年代,在昌江能够有矿场的人,没有不赚钱的。

这样一块肥肉,黄鸿发绝不会放过。但拿到开采证也并非易事,黄鸿发没有开采证,于是就靠盗矿和非法采矿进行强取豪夺,赚的盆满钵满,甚至连有开采证的正经矿场都不敢与之竞争。

这样的手段加上用不尽的金钱,让黄家家族不仅一飞冲天,而且更加肆无忌惮地垄断各种行业。

夸张到什么程度呢?除了前面说的李丹花这样小老百姓做的水产生意不放过,他们连废品回收行业都要垄断。

黄鸿发团伙在废品回收时,不仅压价收购,还逼迫当地散户必须把废品都卖给他们,要是有胆敢不听的,或者偷偷往外卖的,直接在路上拦路就打,与明抢无异。

就是这样欺行霸市、伤天害理的黄家人,却怎么能稳固在当地30年不倒的?

《罚罪》中赵啸声做的祠堂恰如其分:一把又一把小伞,汇聚成一把巨大的伞,赵啸声每天给他们烧香上供,祈祷他们平安,因为他们平安,自己就平安。

2、流水的伞,铁打的黄家

赵啸声的54把保护伞够震撼吧?可现实告诉你,真实世界,往往比你想象的更震撼。

从90年底开始,黄鸿发的地下赌场就一直平安运行,这离不开一任又一任公安局长的庇佑。

从年开始到年,地下赌场后面是昌江县公安局长王雄进。一笔又一笔钱砸过去,王雄进很快就被腐蚀,成为黄家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据后来查实,王雄进先后收受黄家的贿赂多达14次,总计万元,但这还没完,这些钱王雄进拿到手以后,又给黄鸿发放高利贷,并不断收取高额的利息。

在这样高度的利益捆绑下,王雄进甚至要求属下篡改笔录,目的是为了帮黄鸿发脱罪。

年以后,新任局长麦宏章接过了这根接力棒,成为第二个王雄进。继续对黄家进行特殊关照和保护。

时任政委陈东,曾是一个极力要打击黄家的人,可是,坚定的意志,最终还是没有通过金钱的考验,在多次刻意拉拢和腐蚀下,陈东选择与黄家同流合污。

那么,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伞怎么办?没关系,没有伞,就制造伞。

年,黄鸿发花了15万元,帮助一个叫王忠东的人成功获得了昌江县公安局副局长职务,这样,公安系统从正职到副职,全部为黄家所有,由于所犯罪行都能够被擦抹干净,因此他们行事起来,更加肆无忌惮。

除此之外,在昌江各个职能部门,黄家都打通了关系网。

自此,在昌江,小到个体商贩,大到土建工程,再至行政职能部门,几乎都笼罩在黄鸿发的阴影之下,黄家,已经俨然成为当地的“土皇帝”。

在黄家倒台后,调查组对黄家背后的保护伞进行了彻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立案调查的人数竟然多达人,其中26人被移送至司法机关,这样的局面,可谓是触目惊心。

3、多行不义必自毙

年1月,一个专门针对黄鸿发涉黑团伙的专案组秘密成立。专案组志在调查和抓捕黄鸿发团伙,并彻底打掉其背后的保护伞。

行动非常迅速,到6月份,专案组已经收集齐黄家大量的犯罪证据,收网抓捕行动在悄无声息的深夜迅速展开。

当夜,海南公安组织了多达名警力,对黄家涉足的各个产业进行了清扫,抓获了以黄鸿发为首的多名犯罪嫌疑人。

黄鸿发落网后,一名警员不由感慨道;“那段时间海南一直下着雨,很压抑,可抓捕黄鸿发那一天,雨停了,天也晴了,我甚至听到了老百姓放鞭炮的声音……”

一句话,道尽了昌江县30多年的黑暗与苦处。

好在,天终于亮了。

经审理,黄鸿发共领导实施了58起案件,造成13人轻伤,3人重伤,2人死亡,敛财25亿元,黄鸿发触犯了16项罪名,数罪并罚判处死刑。黄家其他涉案人员均被判处不同刑期。

而黄家的“保护伞”们,也都戴上了手铐,承担起他们该承受的代价。

年7月,黄鸿发被执行死刑。

那一天,昌江百姓四处奔走,逢人就问:“黄鸿发死了你知道吗?”

曾几何时,在他们心中,黄鸿发是一个不可说、不可碰、不可惹的人,就算他被抓了,人们都不愿相信黄家的“大厦”已经倾倒。

如今他真的死了,百姓心头的石头才算真正落了地,从此,昌江的天空,终于有了朗朗乾坤。

《罚罪》老四赵鹏超在被捕前,一直想要把四海集团洗白,以外表的白,遮掩内在的黑,可他们背后做的事,早已留下各种各样的印记,黄家也是如此,试图在保护伞的遮掩下,把自己洗白成成功商人。

但,还是一句老话结尾吧: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多行不义必自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