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老师通讯十——西行路上的怪音字
小朋友们好:
今天呀,史老师的观察笔记,是对祖国汉字读音方面的兴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山河壮丽辽阔,文化多元,历史悠久,经常会让爱读半边字的我们陷入尴尬。
史老师一行人一路西行,来到了丝路重镇库车。也因为碰到汉字的异读音,闹出点小笑话。今天的通讯就从汉字怪音说起——
我们的领队一路上讲解着西行之路的历史故事,但是当说道“qiuci”两个字的时候,我脑子里很别扭地才能与“龟兹”两个字联系起来。因为太容易读成“guizi”(柜子)了,你说多尴尬,自己心里只骂自己才识疏浅。
之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古城扎尕那时,必须先把“尕”字的读音搞清楚,读顺了,不然,不仅仅扎尕那三个字说不顺溜,后面有“尕”字地名的地方还多着呢,“拉尕山”、“尕海湖”、“尕壑砚”等等。有解释说,尕是个会意字,字从乃,乃有“再度”的意思,“乃”与“小”联合为“一母所生的年龄更小的小儿”。所以,“尕娃”就是小孩子的意思。那带有“尕”字的地名,就表示更小的地方。
库尔勒从若羌到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的途中,我就开始担心一行人把“尉犁”说成“weili”而搞错方向了。结果,当我与伙伴们用对讲机联络时,就有人听不明白“yuli”是指哪里,必须加上“尉犁”的“尉”也读“wei”才行。查阅一下“尉”字,"尉(yu)"的读音与复姓“尉迟”有关,也跟“熨斗”的"熨"的读音有关,挺复杂的,要研究汉字的专家们才能搞懂。
库车王府来到库车王府参观,对这个曾经的古王国的历史进一步了解时,生僻字就更多了。
因为龟兹的古代属于印欧人种,回鹘(hu)人来到这里后,语言就开始回鹘化。
我们来阅读《安西号令万里疆域》这段解说词:
解说牌匾“公元年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随之晋级为安西大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地区最先建立的军府建置,辖制安西、于阗(tian)、疏勒(le)、焉耆(yanqi)四镇及十六都督府及七十三州之地。安西号令万里疆域,跨越了葱岭(今帕米尔)东西,天山南北,西南远达大食(yi),到了今天的阿拉伯一带。”(拼音为史老师标注)
这段解说词多带劲,一边让我们激动万分,热血沸腾,为我大唐的盛世喝彩,一边阅读起来又觉得很费劲儿,一不小心,就读错发音了。你看史老师标注的拼音,读起来是不是挺有趣挺讶异的?这就是祖国深厚文化的博大精深呀。
杨振宁为库车王府题词所以呀,学无止境,我们要永远有一颗学习进取的心,并养成查阅资料和不耻下问的习惯,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文化,更懂文化,更加热爱祖国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