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今年以来,河东区人社局深入实施劳务协作“雨露计划+”,聚焦受援地产业特色,加大劳务用工输转力度,激发“劳务品牌+技能提升”集聚效应,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培训-就业-增收”联动项目。综合施策,打好就业“组合拳”河东区人社局通过与宁县、迭部县建立劳务合作基地、实施“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送等方式深化劳务协作,今年以来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开展“进村入户送岗位”活动,组织2支招工小分队带领20余家企业到县乡村组、田间地头,深入劳务协作县开展专场招聘活动4场,招聘现场提供职业指导、招聘面试、当场签约等一站式服务,余名求职者参加招聘会,提供岗位余个,人与招聘企业初步达成了就业意向。河东区通过搭建用工招聘“云平台”,筛选一批就业岗位,开辟劳务协作县线上招聘绿色通道,召开“云招聘”12场,联合红海人力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2场现场“直播带岗”,涉及物流、餐饮、建筑、IT、物业等领域,帮助农村劳动力走出去就业增收,实现转移就业人。深挖需求,农技铺就“致富路”河东区人社局因地制宜,围绕技能增收,以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受援地的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外帮内扶的“双轮驱动”。聚焦宁县产业需求,组织天津市农科院专家团队在金银花种植现场开展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技能培训。针对金银花种植过程中的修剪、采摘、移栽以及产品深加工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现场指导农户投入专家团队最新研制的营养促进剂,提高花朵品质。通过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近就地就业数量,增加农户收入,带动产业致富。今年以来,共培训种植户余人次,通过技术推广,当地共有1.2万户村民通过金银花种植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现状。河东区聚焦迭部产业需求,带领市农科院的3位专家,到迭部县的木耳种植大棚和羊肚菌种植基地,为村民现场培训,从黑木耳菌棒制作过程中料、灭菌、接种、发菌环节的经验和要点,到生产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进行一一讲解。针对示范村更古村种植羊肚菌,有针对性的给种植户们讲解羊肚菌种植技术知识,并深入现场传授实操技术,受训余人次,用农业科技助力产业项目升级,让小木耳种出大产业、用羊肚菌开辟振兴路。精准帮扶,搭建稳岗“暖心桥”河东区人社局积极落实各项稳岗政策,通过打好“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鼓励天津市企业积极吸纳来津就业脱贫人口,给予用工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3年社保补贴和1年岗位补贴等政策支持。今年以来,为吸纳脱贫人口企业发放补贴1.3万余元,吸纳来津就业人员人。加大对来津脱贫人员尤其是对藏族少数民族来津务工人员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稳岗就业服务。今年9月,在达成试工意向后,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与迭部县组织开展“点对点”直达输送服务保障工作,迭部县第一批4名藏族青年来津就业,根据他们的求职意愿和技能特点安置了就业岗位。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异地环境和工作岗位,河东区人社局专门设立联络服务专员,从生活安置、岗前培训、岗位用工、日常保障等各方面跟进服务,指导企业将招工与稳工结合起来。河东区通过多种形式走访,切实解决他们在津生产生活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在津发挥特长、提升技能、稳定就业。(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25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