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坡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绿植,几朵白云悠闲地飘在天空之中,山坡上的村子冒出袅袅炊烟,一派静谧祥和的画面。这便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关扎尕那的文章时所留下的印象。那是一个近乎世外桃源的地方,没有城市喧嚣,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不知秦汉,无论魏晋”。正是有了如此的好感,抵达迭部短暂休整后,我不惜凌晨4点起床,在黑夜中与朋友驱车20公里赶到扎尕那,等待日出时分那云雾缭绕的一瞬间。到达扎尕那村时,天还未亮,虽说刚刚十月初,这里已是0℃左右,阵阵微风不禁会给人带来些许寒意。凭着手电,一行四人步行到第三个村子,架好相机,等待天明。从伸手不见五指,到天际逐渐泛白,再到东边天空浓厚的黑云,我们经历了一个短暂而又漫长地等待过程。短暂是因为其实整个过程也就是不到20分钟的事情,漫长是因为急于见到日出与云雾美景的焦急的心情。当东边天空有浓厚的黑云时,我们担心是否能有好的日出;没想到过了几分钟,浓云逐渐散开,变成了一朵朵首尾相连的棉花;再过几分钟,棉花云逐步扩散,将整个山谷的天空都覆盖了,充满了整个镜头。这时,太阳才慢慢地升起,仿佛之前那些云彩的变化都只是为太阳的出场做足够的铺垫。晨光将天上的云彩照亮了,这个过程,云彩经历了黑色、暗红色、橙色、白色等的渐变。而西边的山顶也逐渐接受了太阳的恩赐,山间开始亮了起来,呈现出金色,有点“日照金山”的感觉。山坡上的村子里不停地有鸡鸣,逐渐有房子亮起了灯光,看来村民打算早起了。当天空已经全亮时,我们瞬间被惊呆了!扎尕那村就在我们脚下!是的!村子就在我们脚下!没想到我们随着盘山公路一路开过来,居然已经处于前两个村子的上方。村子的主体,沿着山脊而建,高低结合,错落有致。村民们纷纷起床,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升起的炊烟与山间的云雾,紧密的交织在一起。80多年前,洛克曾经步行到过这里,这里又称为甘肃省的香巴拉--香格里拉。村寨以三面秀峰环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犹如高峻浑厚、坚不可摧的城墙,把扎尕那四村一寺围在城中。半山坡上的藏族村落、藏式榻板木屋,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嘛呢经幡迎风飘扬。扎尕那村主要居民是藏族,由东向西分为四个村寨。东哇村和拉桑寺院正好坐落在石城中央。城内左上角还有一道出城进山的北门,是由石山断裂形成的陡坡状石质狭道,南北走向,长百余米,宽仅数米。石峡两面是垂直挺拔的岩壁,一泓溪水悬泻而下,声响如雷。此道为洮迭古道必经之险关。石城正南方,是一道石山对峙的“城门”,扎尕那四村及洮迭古道必经此门。城门外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十里峡谷,恰似城外长廊,“长廊”南端高竖着两道百米高的对称岩壁,犹如两堵巨型“门墩”,形成一座宏伟的石城“前门”,俗有“鬼门关”之称。扎尕那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优美独特的风景,让人感到如临仙境,留恋忘返。在这里,所有的语言都苍白无力,唯有云白风清,心旷神怡,物我两忘。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蓝天白云、青山奇石间的扎尕那村蓝天白云、青山奇石间的扎尕那村围绕村子的这些山脉叫做扎尕那山,藏语意为“石匣子”,最高海拔米,是甘肃唯一入选“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的中高山。奇特的扎尕那山,层次分明,甚至不像是一体的,反倒像是PS出来的?奇特的扎尕那山奇特的扎尕那山这张是不是有点长城的感觉?奇特的扎尕那山安静祥和的扎尕那村安静祥和的扎尕那村安静祥和的扎尕那村安静祥和的扎尕那村安静祥和的扎尕那村安静祥和的扎尕那村安静祥和的扎尕那村安静祥和的扎尕那村安静祥和的扎尕那村地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蛙乡扎尕那村时间:年10月5日摄影:冰沁于心器材:CanonEOS5DMarkIIEF24-70mmf/2.8LUSMCanonEOS7DEF70-mmf/2.8LISIIUS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26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