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美丽甘肃
——省两会代表委员谈擦亮甘肃生态底色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康乐保护站。资料图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省如何深化美丽甘肃建设,筑牢生态屏障,绽放陇原山水好风光?在今年的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苏家英
黄河国家战略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实行,“双碳”工作稳步推进……过去一年,甘肃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护青山、厚植绿色,美丽甘肃建设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整体向好。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省如何深化美丽甘肃建设,筑牢生态屏障,绽放陇原山水好风光?在今年的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自觉推动绿色发展,使陇原大地尽展美丽“甘肃画卷”,让绿水青山造福陇原儿女。
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甘肃段位于黄河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水源补给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过去一年,我省全面实施黄河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N+X”规划体系基本构建完成;黄河首曲湿地保护修复和退化草原治理改良、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等一批重大带动性项目启动实施;与四川签订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与陕西、宁夏、青海、内蒙古签订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对于黄河流域甘肃段来说,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源涵养显得尤为重要。”省人大代表、省水利厅副厅长程江芬说,“全面扛实上游责任,管住守住上游生态空间,尤其是保护好甘南草原、祁连山等重点水源补给区生态系统,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担当。”
程江芬表示,要全面强化河湖长制,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美丽幸福河湖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有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此外,应该加强黄河流域甘肃段的建设,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甘肃,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区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区,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省政协委员、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局长范本彦认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唯有把两者更好结合,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范本彦说,立足甘肃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和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两大任务,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自然资源部高寒干旱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一方面摸清资源家底,为强工业靶向发力,另一方面推动成果转化,为强科技夯基垒台。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甘肃作为黄河上游的省份,既要承担好上游的责任,同时还要做好上游的文章。”省政协委员、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永健说,要推动建立健全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各省区相互协调配合的生态补偿协调联动机制。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完成营造林.5万亩、沙化土地治理.2万亩、草地改良万亩……去年,甘肃践行“两山”理念,呵护绿水青山、建设秀美山川取得良好成效。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我深刻感受到,山更绿、天更蓝、空气清新,特别是农村的环境有了大的改变,越来越整洁、干净。”省人大代表、皋兰县黑石镇石青村三社农民司翠善说。
履职几年来,司翠善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