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迭部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以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重大改革为重点,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创新、规划引领,不断细化工作任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城市建设高品质推进。
1\抓规划,以科学布局引领城市发展
县城“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找差距、补短板,完成迭部县城区停车场、城市排水防涝、消防、环卫设施等专项规划,总规修编完成初稿后融入空间规划编制。协助完成编制扎尕那生态旅游特色养生小镇设计方案。
2\抓项目,以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十三五”以来,迭部县城区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行列,通过积极争取和实施城区道路、桥梁、供水、供暖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城景一体”的特色小城。城区路网“四通八达”。年长征路桥梁正式开工建设,贯通了主城区与东河滩的连接,使城区再无“断头路”;年林海西路、利民路道路全线开工建设,年俄界路、阿夏路完成改扩建,城区道路通达性显著提升;年岷日路改头换面,行道树栽种“法国梧桐”与滨江湿地公园浑然一体;洛大路、电尕西路、南山路桥梁、电尕桥梁等路桥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城区路网更加通畅便捷。
民生保障工作接地气、有温度。为更好地解决城区广大居民供热问题,年开工建设了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建设项目,供热效果显著提升;年建成城区应急水源工程,年第二供水工程开工建设,日供水能力达吨,建成后将实现“双水源供水”进一步提高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城景一体化建设。年建成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公园景观带以“时时有景、处处有景”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规划,人行天桥的建成,城区白龙江两岸景观连成一体,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无形结合,城镇居民生活品质得以大幅度提升。
3\抓拆迁,以结合方式破解城建难题
迭部县在全州范围内率先提出“以连片综合整治为主,拆除新建和货币化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累计投入11.82亿元,对全县户老旧房屋实施了城镇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户,建成并安置完成林海小区(一期)棚户区建设项目,二期建设项目已完成房屋预售。
及年度对电尕镇、旺藏镇、洛大镇、腊子口镇4个建制镇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突出迭部县域特色和建筑文化特色,在保障居民安全住房以及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年棚户区改造以老旧楼改造提升城市形象为主题,老旧楼的改造以惠民利民为出发点,注重服务功能完善的同时,一并兼顾与本地建筑风貌的统一结合,重点实施屋面防水、立面提升和管网改造,老旧楼改造既“净环境”又“暖人心”,年改造老旧楼房14栋,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彰显迭部少数民族城市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积极争取林海小区棚户区(二期)及林业总厂棚户区小区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余万元用于岷日路、滨江公园建设。
4\抓“三化+四治”,以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环境
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和乡村振兴工程。“亮化”与“四治”相结合。年,县委、县政府拿出对“四治”与“亮化”工作势在必行的决心和态度。紧密部署、全员行动、积极奋战,投资余万元,仅用两个月的时间点亮了整座小城。“四治”工作更为精细,“点—面—线—区”逐级推进,彻底取缔马路市场,杜绝施工车辆带泥上路,遏制了牲畜满街乱跑的现象,“黑杆子”“蜘蛛网”“小广告”“乱停乱放”“乱泼乱倒”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绿化”和“美化”助力升级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打造“城景一体”旅游城市,对“大拇指”广场和“毛主席在迭部”雕塑广场进行提质改造,新建滨江湿地公园,新增绿化面积平方米。广场、主干道摆放内植垂吊牵牛花卉花架,桥梁两侧护栏安装花篮,为迭部这座小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抓管理,以法律手段净化城市面貌
坚持“动态化、网格化、自管化、常态化、目标化、严格化”管理,使环境卫生常抓不懈,组织实施了“百日风暴”、“河道治理”等专项行动,对城市规划区内所有违法建设行为依法进行了坚决取缔和消除,有效遏止了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
消除顽疾,在提升品位上重点发力。取缔了“马路市场”和“露天烧烤”,市场集中管理,提高商业“步行街”入驻规格,保障了道路畅通和空气清新,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6\抓转变,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城区路面维修、标识制作、标线施划,城区检查井清淤、井盖更换、雨污水管疏通、防汛、抢修、抢险,供水、供暖、燃气供给等工作,实现了被动管养向主动管养的良好转变。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十三五”以来,认真落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绿色建筑执行标准》等有关制度,不断提高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水平,进而巩固全域无垃圾综合治理成果;工程质量安全扎实推进,完成“林海小区”“演艺中心”“2号酒店”等优质工程,全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总体平稳。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迭部县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生活品质大幅度提升,有力支撑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6.1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9.9%,建成区市政道路总长32.77公里;建成通城桥梁4座、人行天桥1座,在建桥梁1座;供水管网敷设28.6公里,自来水供给率%;污水管网敷设31.2公里,管网覆盖率达95%,污水处理率98%;垃圾无害化收集处理率达到%;供暖面积90万平方米;燃气连片供应普及率达到52%;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到21%。城市功能趋于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日益增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