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5点30分,放学的小学生涌出校门,迭部的大街小巷被孩子们嬉笑打闹淹没。
医院住院部3楼的8号病床上,11岁的仁青刚刚结束每天的治疗,躺在病床上,安静地看着窗外。落日的余晖下,一切都这样美好。
仁青家人围坐在病床边看着他。突然仁青开始打喷嚏,原本安静的病房瞬时起了涟漪。奶奶和父亲急忙扶住仁青的头,紧张地看着他。
“这个病打个喷嚏有时候就会流鼻血,只要开始流血就止不住了。一点点伤口都不敢有,我们真的每时每刻眼睛都不敢离开他。”仁青的家人忧心忡忡地说。
(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仁青会去村小读书,这样的时光很短暂。左起第五位是仁青)
仁青的家在甘肃省迭部县尼傲乡尖尼大队西尕卡村。这个时节,他本该和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但是六年前的一天,仁青打了个喷嚏,他的人生就此改变。仁青的父亲小碌回忆说,那天仁青不停的大喷嚏,家人以为他感冒了,没怎么在意,后来孩子就开始流鼻血,越流越多,怎么也止不住。医院,辗转几次,最后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医院的诊断和病危通知书)
对没有上过学的仁青父母而言,这个复杂的病名意味着六年里每时每刻都要小心翼翼,不敢让儿子受一丁点伤,只要有一点伤口,血就会止不住;意味着六年里家里只能有一个人干活赚钱,另一个人要随时随刻照顾生病的儿子;意味着六年里所有医院里,并且负债累累······
仁青生病以来,一年里大概有一半时间是呆医院里。每当病情稳定一些,家人把他带回家,在家静养,病情复发,医院治疗。如此反反复复,希望可以节省点住院费给孩子治病,但是杯水车薪,仁青的病还是得不到持续的专业治疗。
“目前,给儿子看病已经花费了近十万元左右,家里已经穷光了,亲戚们也都借完了,实在没办法。”仁青的父亲说。
(仁青的父亲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要照顾儿子,母亲在家务农)
走投无路的他在亲戚的帮助下,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