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县气象局成立于年1月,现在它即将离开“生活”了47年的地方——迭部县电尕镇兴迭东街号,搬到电尕镇玛日村,一个更符合它“要求”的地方。
为何搬迁
迭部县气象局也是迭部县气象观测站,它现存于民楼的包围之中,不符合气象站对障碍物的要求,比如地面气象观测场边缘与成排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上、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新站地址处基本上没什么障碍物,除了它的北方有座山,但是山离观测场地比较远。
同时气象观测站必须建在城市的上风方向,因为上风方向不容易受到污染。李维胜说道:“在下风方向建设,比如上风方向修个工厂,如果污染控制不住,污染物就会飘过来。”
而且气象观测场有三性要求,即观测场测出来的数据,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比较性和准确性。代表性就是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还要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比较性是指不同地方的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或者是同一个气象观测站不同时间的同一要素值,这些能够拿来比较。准确性就是观测记录要真实地反映实际的气象状况。李维胜说:“现在仪器性能要满足观测准确度的要求。比方说以前的玻璃温度表,它必须要准确到0.1摄氏度。再比方说百叶箱里面安装的温度表,规定就是1.5米的高度,允许误差为正负5厘米。但是这都是有明确规定的,不能超出它的误差范围。”
工作日常
迭部县气象局属于国家一般气象站,是按行政区划来建设的。从它建立之时,工作人员就不多,一般都是七八个人,现在编制的是7个人。
工作人员平时的工作一方面是观测一些环境的气象要素,比如说温度、湿度、能见度、气压等。他们把这些气象要素观测下来之后传给省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气象观测这一项现在基本上是自动化,我们只需要把观测仪器校准好、维护好,让它正常地工作。还有传输数据网络,保障它正常运转。只有个别项目还在采用人工观测,比如冻土的深度。”李维胜解释道,观测冻土深度的自动仪器已经有了,但可能是经费原因,暂时还没有落实,他估计仪器会在一到两年之内配备到位。
观测站使用的仪器有10种左右,包括称重式雨量计、地温传感器和日照计,新老版型的均有。最近百叶箱里又多安装了三只温度传感器,多根温度传感器测出来的数据取平均值,这样测量的数据可以更准确。百叶箱旁边新装的两个双翻斗雨量传感器也是这个道理。“埋在土里面的是地温传感器,0厘米到20厘米的,测的是浅层地温;40厘米到厘米的,测的是深层地温。”李维胜介绍说,“以前老式的地温表是人工(操作)的,观测的时候必须把管子拉出来,因为管子下面才是温度表,然后人工迅速读数。从那么深的地方拉出来很吃力。最长的厘米的那个要站在人工踏板上用滑轮拔,滑轮上有个线,扯到它拉起来,把它拔出来,读完数然后再往下插进去,所以说新式的自动化仪器就先进多了。”
深层地温传感器冯琼瑶摄
气象站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天气预报和预警。迭部县气象局主要是参考兰州中心气象台和甘南州的气象台的数据来做预报,并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传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