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三区”人才计划工作的监督管理,州科技局于7月23至8月31日,对全州—年度11个“三区”人才计划专项实施单位进行专项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州农科所采取“分批分组,抱团式服务”的形式,下派19名“三区”科技人才,开展技术服务,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及时有效地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结合单位项目实施和三区工作经费,建设三区种植业示范点6个。其中,在迭部县扎尕那青稞酒业有限公司建立冬青稞种植示范点亩,高原富民蔬菜合作社建立设施蔬菜示范点30亩;在卓尼县申怕怕合作社建立青稞种植示范点亩;在碌曲县双岔镇建立油菜种植业示范点亩;在舟曲县成达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11亩羊肚菌种植示范点。在夏河县阿木去乎镇黑力宁巴村建立青稞种植示范点亩,油菜种植示范点亩。
州种子站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开展科技帮扶,选派11名科技人员及5名协助人员组成团队到受援地提供科技服务和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在临潭县新城镇建立杂交油菜新品种示范田亩、青稞新品种示范田亩;在夏河县王格尔塘镇引进特色农作物新品种32个,展示面积68亩;在碌曲县阿拉乡吉扎村示范种植豌豆新品种银豌2号亩、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亩,双岔乡毛日村示范种植豌豆新品种银豌2号亩,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亩;在合作市卡加曼乡新集村示范种植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亩;在卓尼县木耳镇力赛村示范种植观赏高产油菜新品种青杂9号,面积80亩。
州农技推广站“三区”科技服务受援地确定为1个村、2个专业合作社和2个涉农企业,选派科技人员12人,组成甘南州农业综合适宜技术服务团,全力做好科技服务工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扶贫中发挥了较好作用。组团实施科技项目2项,《甘南州当归栽培集成技术示范》项目落实示范面积亩;《甘南州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建立试验示范田65亩,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2项。
州畜牧工作站发挥专业特长,整合资金、技术和人员,选派17名科技骨干成立“三区人才草畜产业发展团队”、“三区人才藏羊健康养殖科技服务团队”和“三区人才牦牛养殖改良发展团队”,采取“抱团”服务模式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申报了《高寒牧区优质人工牧草种植加工及对牛羊补饲效果试验研究》、《娟姗牛与黄牛杂交生产良种“娟×黄”F1代牛试验示范推广》、《乔科羊种羊选育及制种供种示范推广》等甘南州科技计划项目,开展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合作市卡加道乡投放“青引2号”燕麦和“甘农2号”小黑麦等优质牧草种籽8.5吨,种植面积亩,在夏河县达麦乡富民和尕阴山2个犏雌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娟姗牛冻精人工授配牦牛、安格斯牛冻精授配犏雌牛工作,为专业合作社培养人工授精技术员。
州动物疫控中心的“三区”人才项目实施依托临潭农盛专业养殖合作社,整合项目资金和“三区”人才经费,采取“抱团+项目+合作社”的模式开展,为合作社和当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控、药剂发放、饲料推广等方面做了具体工作,受到了合作社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州草原站通过整合项目经费,采取“项目+团队”的模式开展工作,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和草原病虫害、鼠害防治技术,冬天发放优质干牧草和饲料,结合自身专业为当地群众做好服务。
州林技中心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帮扶村迭部县桑坝乡唐尕村开展了当归、蕨麻猪、特色林下经济木本蔬菜(乌龙头)和藏茶等推广项目。
州畜牧综合试验场在卓尼县申藏乡采取“抱团+项目+合作社”的模式开展,利用专业特长,为当地群众发放了肉牛、奶牛牛犊、饲草,为合作社建立了雾化防疫消毒通道,对当地群众进行了技术培训。
州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州能源研究所、州科技情报研究把“三区”人才项目和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采取“抱团+项目+帮扶村”的模式,在帮扶村临潭县术布乡扎乍村实施“高原生态鸡养殖”、“中药材种植”、“节能电热炕”项目,为当地群众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增加收入、减少污染、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好评。
总之,本次督查经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座谈等方式,对工作开展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共检查11个“三区人才”计划专项实施单位、21个项目实施点。从督查总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实施单位组织得力、目标明确、制度健全、保障有力,资金使用规范,做到支出有据,下派的技术人员能够深入一线,围绕农牧业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为群增产增收发挥了指导示范作用。如:州动物疫控中心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制度完善、下派服务有批条、工作有台账和日志、服务有回执、工作有总结,工作程序规范,助力养殖合作社发展;州畜牧工作站、州农科所、州种子站等单位在三区人才服务中,采取“抱团+项目+农牧村”的方式,组织“三区人才”深入农牧村开展各种科技服务活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指导等,真正将“三区人才”工作落到了实处,其他单位的工作也各有特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各实施单位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单位管理还不规范;二是部分单位授援地比较分散,点多人少,服务成效不明显,资金集中使用效率不高;三是结合实际不够,工作创新性不足,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四是结合乡村振兴,帮助乡村发展产业的能力还不强。
三、对今后的工作要求
一是各“三区”人才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按照省科技厅通知要求,围绕全州农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二是增强“三区”人才项目服务的针对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集中实施,每年实实在在地完成1-3个项目,力求见实效有实绩。三是“三区”人才服务要有连续性,上年未完成的项目,下年应主动继续完成,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四是加大乡村振兴的服务力度。将“三区”人才项目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团队和专业优势,在帮扶点发展产业,在产业发展中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群众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