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甘肃坐拥丰富的地形地貌;敦煌莫高窟、张掖丹霞、天水麦积山...甘肃坐享誉满全国的旅游大IP。依托这些“天生丽质”,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的首位产业,也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甘肃带来了改变贫困的魔力。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截至年,甘肃省累计有55.46万名贫困群众依靠发展旅游实现稳定脱贫。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带来了这样的魔力?敦煌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石窟与壁画闻名天下,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戈壁沙漠上远眺莫高窟(年8月26日摄)。新华社发(孙志军摄)↑位于敦煌市鸣沙山北麓的月牙泉(年9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参观游览(年8月19日摄)。新华社发(张晓亮摄)天水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现保存大小窟龛个,雕塑造型优美、彩绘壁画独具特色、崖阁建筑形式多样,是中国石窟遗迹的代表窟群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麦积山石窟(无人机照片,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马希平摄↑麦积山石窟的泥塑(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马希平摄↑麦积山石窟一景(无人机照片,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马希平摄↑麦积山石窟拍摄的彩绘壁画(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马希平摄张掖丹霞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处甘肃张掖市临泽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公园主要由1.35亿年至万年前的白垩系“红层”经构造运动、流水与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了彩色丘陵和红色砂岩地貌。↑年9月5日,游人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游览。新华社记者陶明摄年7月26日,在第二届中国·张掖七彩丹霞(国际)热气球节上,热气球在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升起。新华社发(成林摄)↑张掖丹霞地貌(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魏海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一角(年9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陶明摄除了上述5A级景区,山川秀美、民俗风情浓郁的扎尕那等乡村旅游专业村,也成为国内外游客旅行的热门打卡地。扎尕那扎尕那地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藏语意为“石匣子”,平均海拔米以上,是一座天然“石城”。这里山峦重叠,峡谷纵横,农田、河流、藏寨、寺庙相互映衬,构成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扎尕那云雾缭绕(年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雨后的扎尕那被晨雾笼罩(年6月23日摄)。新华社发(辛悦卫摄)↑雨后清晨的扎尕那美丽景色(年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扎尕那高山草原与原始森林风光(年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截至年,甘肃省已建成多个A级景区、多个乡村旅游专业村,有力带动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美丽战胜贫困”的文旅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旅游逐步成为巩固脱贫成果和促进乡村振兴的最美产业。策划:周大庆编辑:陶希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56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