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持久增收的有效方式。河东区在推动与对口帮扶的甘肃宁县、迭部县脱贫攻坚中,加大消费扶贫工作力度,采取党政推动、各方联动的模式,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多种途径推动贫困地区特产更好地“走出去”。消费扶贫社区搭起“同心桥”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如何让贫困群众的产品有“可销售的渠道”,使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有“可保证的品质”,这就成为了做好消费扶贫工作的关键点。河东区坚持“消费扶贫从社区开始”的工作思路,让社区市场和对口扶贫地区有效对接,不断探索创新消费扶贫的新模式、新路径、新经验,搭起了一座座决胜脱贫攻坚的“同心桥”。“这些都是咱们的扶贫产品,不仅品质好,价格也比市场上低!”在二号桥街道陶然庭苑社区的空地上,搭建起了临时摊位,羊肚菌、木耳、胡麻油、苹果等来自甘肃宁县和迭部县的农特产品集中亮相,让过往居民直呼实惠。“宁县这粉条筋道好吃,昨天我在家涮锅吃了,今天再买点。”中山门街道试验楼社区的居民张大爷边付钱边说道。近日,试验楼社区的门口摆起了“扶贫助困奉献爱心”扶贫产品销售摊位,大家积极踊跃参与消费扶贫,进一步促进了受援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贫困户的增收脱贫。枣夹核桃、琥珀核桃仁、沙棘汁、黄花菜等这些颇具甘肃宁县地方特色的产品,激发了社区居民“以购代捐”的热情。“大枣、核桃、奶油杏是销量王,供不应求。每天都要去补货。”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居民们特别支持,有许多老党员还一起来帮着卖货,有的人不知道买什么,就直接掏钱让工作人员看着配货。鲁山道街道丹荔园社区利用社区退休党员群、在职党员群、社区网格群积极宣传扶贫助困工作的意义,动员党员群众参与到扶贫助困工作中来,通过采购甘肃扶贫产品来献出自己的爱心;居委会工作人员在社区卡口值守的同时,对来往居民宣传扶贫助困工作的重要性,现场销售米、面、油、苹果、牛奶、果脯等产品,并且对老年群体提供社区工作者送货上门服务,最大程度满足了社区居民的购买需求。在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全区各街道社区始终坚持战“疫”不退后,扶贫不松懈,既当抗疫“战斗员”,又当扶贫“宣传员”,努力实现稳定发展两不误,取得抗疫与扶贫的“双赢”。为了鼓励社区居民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全区各社区从扶贫点精选了品种丰富的农特产品在社区定点售卖或通过社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09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