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风景这边独好!
甘肃.自然风光
年,我的旅行在中国!初次走进甘肃,原本为期半个月的甘南风光行摄和河西走廊文明朝圣结束后,因为北京疫情突变,索性留了下来,继续浪迹甘肃各地。随心随性,一场从自然到文化的自由行,发现这是一个值得我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游历的好地方。
年六月六号,一个很顺的日子。然而当我飞抵兰州时,没有料到这次甘肃之行并不顺,准确说,是因为后面北京疫情的爆发变得不寻常。近一个月的旅行,始于甘南,结束于平凉,无意间走遍了大半个甘肃,酒泉、张掖、敦煌、天水…一个个曾经耳闻的地名,逐渐在我的镜头下清晰丰满起来。古朴、苍凉、大气还有史诗感的名字背后是王朝的更迭,是金戈铁马的传奇,更是汉帝国开拓之时保留下的精神传承。
让我们先从地理上认识甘肃。这是中国地形最狭长的省份:东西跨度公里,南北跨度公里。位于中国地形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交界,正所谓一线变换,山河迥异。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草原、戈壁交错分布,除了没有海洋,甘肃是中国地形地貌最全的省份。这个系列就从甘肃的自然美景开始吧,分为风光、石窟、古迹和寺院四篇综述,之后再从中挑选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详细介绍。
论甘肃最美自然风光,当属甘南。离开兰州,经过黄土高坡,我走进夏河的桑科草原,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进入甘南玛曲县的阿万仓湿地,我登上瞭望台,面前连绵的群山、蜿蜒的河道、青青草场上牛羊成群,伟大的格萨尔王的故事从这里流传开来,至今仍被人们吟唱…
继续向南,来到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那里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米。扎尕那,这座隐世“香巴拉”,因为百年前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JosephF·Rockl-)的到来而被世人所知。
甘南迭部山区
如今的拉桑寺旁,清澈溪流依旧转动着水经,想象当年洛克翻山越岭,记录下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节,这种让人感动的坚持成为美谈。今天的扎尕那,涌入更多猎奇的游客和我们这样的摄影人。垭口,大拇指山云雾缭绕,却早已失去了那份神秘。当缥缈雾气下拔地而起一栋栋崭新的客栈,我还会再回来吗?
此行海拔最高的地方(米左右)—被称作“石头山”的莲宝叶则地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是果洛山的发祥地,与大名鼎鼎的青海境内的年保玉则同出一山,属于巴颜额拉山南段支脉,雄奇峻伟,充满阳刚之气。山体规模宏大,绵延不绝,湖泊星罗棋布,然而这一切都藏在深闺无人知。细雨中,我徒步两公里来到扎尕尔措湖畔,金雕在头顶盘旋,雪山近在咫尺,尼玛石孤独地躺在那里,这是一个没有光的世界,反倒适合放下相机,静心品味。
旅行中遇见光影最美的部分却并非在甘南,而是河西走廊的鸣沙山。原本为了朝圣敦煌而来,我却连续两天爬上高高的鸣沙山。久违了的大漠日出和日落,上一次见到还是四年前在摩洛哥的撒哈拉沙漠。
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这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长约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海拔在—米之间。地势平坦,光热充足,冰川与绿洲辉映守望。
远处的祁连雪山与丹霞地貌
夏日里最美的一种植物却有个很煞风景的名字—狼毒花,川西高原上最常见,此花有毒,却也是药,它的根茎还是制作藏纸的原材料,据说制作成的藏纸不易虫蛀且水泡不坏,能保存长久。
夏日里的康乐草原(裕固族)
冰沟河的狼毒花
告别敦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我走进如诗般的祁连山。祁连系匈奴语“天山”之意,是河西走廊、黄土高坡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祁连山东端,因冰川融化形成的河流而得名的冰沟河,天池、瀑布、雪山、森林、河流,还有草原上绽放的马兰花,无不向我展示了小瑞士一般的田园风光。这是此行中最令人心旷神怡的一场徒步。
夏日炎炎,看惯了葱郁山林和草原,换种浓烈的色彩调剂一下吧。张掖,我站在“七彩丹霞”5A级景区的木栈道上,看着日复一日的风雨剥蚀,在这片褶皱带的不同部位,打磨出了地球上最为炫目的色彩。然而,它的正确名字应该是“彩丘”,其外形、岩性组成、形成原因皆区别于丹霞地貌,不可混为一谈。
黄昏下的彩丘固然绚烂,但碍于这个热门景点游客众多,多少影响了我的观赏心情,拍摄也没有那样积极。第二天一早,我和同伴驱车来到二十公里外,属于冰沟丹霞地貌的“外星谷”。那里空无一人,包场的感觉很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这里的红层缺乏大量降水的直接侵蚀,在形成丹霞地貌过程中不得不独辟蹊径。常上覆黄土,往往形成顶圆、檐突、身陡、麓缓状的宫殿式丹霞。色彩虽不浓烈,但形状独特,荒凉原始,更令人回味。
在当地友人的指点下,离开位于陇东的道教圣地崆峒山,我决定前往平凉的庄浪梯田。黄昏下,眺望这片现代人创造的农业奇迹,感叹“陇东粮仓”名不虚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的甘肃旅行也接近尾声。
回到兰州,黄河主干流穿城而过。夜幕下,我登上白塔山,看着山顶的激光柱发出的红、紫、绿、蓝光打在对面的摩天高楼上,与中山桥的霓虹交相辉映。白日里朴素的黄河顿时妖娆起来。兜兜转转一大圈,甘肃留给我的印象也是多姿多彩。
(夜幕下的黄河铁桥)
甘肃之行,颠覆了我之前对于西北荒凉贫瘠的印象,不仅风景这边独好,甘肃人也很友善。虽然疫情期间,根据当地防疫要求,我分别在敦煌和张掖做了两次核酸检测,拿到了“通关文书”,也是难得的“纪念品”。总的来说,甘肃人还是蛮友善宽容的,绝大部分景区畅通无阻。
(兰州,一座纯朴大气的西北城市)
阿兹猫Cec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