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天眼新闻百家号」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贵州农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服务“三农”初心,在改革中发展,与时代共进,不断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新时代担当新使命,贵州农信将如何坚持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落地生效?《当代贵州》专访了贵州农信党委书记、理事长马林波。

如何理解贵州农信发展的初心使命?

贵州农信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贵州农信人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始终坚守风里来、雨里去,上田问耕、下田问农的“三农情怀”,始终坚守贵州农信“姓农为农兴农”,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办社宗旨,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三铁精神”和“挎包精神”,在逆境中突围、在改革中蝶变,走过了一条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奋进之路,一条艰苦奋斗的耕耘之路,一条逆境突围的创业之路,实现了从“草根银行”“金融游击队”到如今贵州金融主力军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蜕变,最终成为全省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高、支农支小力度最强、机构网点覆盖最广、金融服务面最宽、从业人员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贵州农信如何做到不断加强党的领导、筑牢基层堡垒?

在改革发展中,贵州农信党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首位。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组织系统名行社高管以上人员和名党支部书记上党史党课次,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出台措施个,办理实事件……全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浓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蔚然成风。

同时,在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上,按照全省“基层党建巩固年”要求,对照5方面11项37条标准,拟定对照检查清单。

目前,从台账调度情况来看,全省农信系统个党支部达标率%,花溪农商银行学士路党支部、清镇农商银行站街党支部先后获“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称号。整体来看,已经全面形成了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体系。

贵州农信党建品牌建设有何特点,如何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积极助推贵州农信实现高质量发展。

年10月,贵州“农信黔行”党建品牌开始创建,并成为当年全省主推的6个国企“党建品牌”之一。在省级层面,紧紧围绕信用工程、村村通、金融夜校、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五张名片”,深入开展党建品牌提升优化工作,持续巩固“农信黔行”质量和效果。

我们广泛开展“三表率三满意、争做模范部门”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人次。

聚焦普惠金融,推广“黔农e村”,个村村通成功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支农支小,坚定支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持续推进“贵禽贷”“贵椒贷”“黔猪贷”基础上,创新推出“致富通—兴村贷”“新农直通贷”“黔农易贷通”等金融产品,确保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经过几年努力,花溪农商行成功创建“儿童银行”党建子品牌,清镇农商银行创建“五有工作法”,榕江联社创新“社社联建”做法,分别纳入贵州改革创新案例,一系列党建与业务紧密结合的改革措施成效凸显。

马林波(中)到帮扶点了解贵州农信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贵州农信供图)

贵州农信如何突出特色做深普惠金融,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我们继续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办成了一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要事。

全省农信社已累计发放扶贫及脱贫人口小额信贷.66亿元、91.86万户,累计向易地扶贫搬迁户发放贷款.87亿元、惠及21.62万户,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累计支持农民工在外创业贷款金额.84亿元,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金额.96亿元,推荐就业27.38万人。

我们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办成了一批助力乡村振兴的实事。

目前已向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五大新兴产业投放贷款.18亿元。累计创建信用组12.73万个、信用村1.3万个、信用乡镇个、信用县21个,涉农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

我们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办成了一批解决社会治理的难事。

充分发挥农信点多面广优势,打通服务城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省农信“一卡通”账户.11万个,已完成“卡折合一”.8万个,占比83%。累计完成个智慧停车场接入,医院18个。

我们从小事情做起,办成了一批方便群众生活的小事。

今年以来,已优化余个业务流程,开展流动服务业务次数次,利用流动服务站为村民办理各类业务16.57万笔,办理业务交易金额4.35亿元。

作为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贵州农信将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落地生效?

我们深刻认识到,所有工作都要服从于、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贵州农信将坚持“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一”就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二”就是加快大零售和数字化“两大转型”;“三”就是实施服务升级、基础升级、风控合规升级“三大工程”;“四”就是要强化党建引领、队伍建设、精细管理、深化改革“四大支撑”。

同时,我们还深刻认识到,要做到高质量发展,核心就是要牢牢坚守贵州农信的支农支小定位,把支农支小作为长期战略,才能夯实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新的历史使命。

我们已经拟定了乡村振兴规划,总体考虑是围绕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便捷服务网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持续让利于民“三个目标”,开展基础设施强基、服务质量提升、普惠产品创新、普惠生态、感恩回馈“五大行动”,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让更多群众分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秦涛周雅萌陈大炜

编辑骆航念何涛

编审王璐瑶杨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778.html